上海的市花是什么?
195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会议中提出“为了发扬市民爱花、种花、护花的热情,决定在1980年前选定并培育上海市的市花”。随后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市花选举活动的决定》。 1954年春节前夕,上海人民公园举办了一次“牡丹花展”。在这次展览上,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群众团体和各单位,应积极发动职工、居民,选出本市的市花”。同时,为了便于大众挑选自己心目中代表上海的鲜花,主办方设置了三个评选标准—— “耐寒、抗旱、花期长(三耐一长)”,“叶绿花大、芳香浓郁、易种好养”,以及“适应性强、四季常开或夏秋开花”。最后还特地把牡丹、月季、桂花、白玉兰、梅花这五种花卉的照片印在了宣传单上,供普通民众投票选择。
这次投票共收回有效选票163.5万余张。其中,牡丹获得79万余张,月季获61万余张,桂花获5万余张,白玉兰和梅花都不到2万张。 按照得票多少,这四类花卉被分别授予了“市花”的称号,而原评选组委会也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另选了“市花”的花种。不过,这个结果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赞同。
尤其是新当选的“市花”——月季。据载,当时有民众认为“牡丹为花中之王,月季乃花中之魁”,于是觉得两者应该合二为一;也有的人主张用桂花取代月季,因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桂花更为清香迷人;还有人主张用玉兰花替代牡丹或者月季,因为“素娥虚挽着垂枝,独对苍苔露冷,净抹冰痕圆”的玉兰花更有傲雪凌霜的气质…… 为此,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鉴于目前条件,我市市花的名称,仍可维持不变……”上述四花便继续保留了自己“市花”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