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月票卡是什么意思?
“地铁月票”属于“地铁通票”,是过去北京市民乘坐地铁时使用的一种代币式票证。它和现在使用的地铁“计次票”一样,都是轨道交通部门向市民发行的实名制车票,但是不提供具体乘坐线路,也就是说这种票不能指定用途,可以任意换乘。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最早出现地铁月票是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了《首都市政府经营地铁工程规则》,规定由首都建设委员会办理地铁的经营管理事宜。由于当时的上海没有修建地铁的经验和技术,于是请来法国人担任技术顾问,修建第一条地铁——巴黎里昂大街至勒莫尔纳伊大街地下铁路。鉴于此,上海公交于1937年发行了有法国人图像的地铁月票。
上世纪60年代,北京的第二条地铁线的修建提上日程,并决定采用上海的盾构法施工,因而从上海引进了这套地铁设备,包括地铁车辆、轨道、供电系统以及通信信号系统等等。为了适应地铁运营的要求,当时的北京公交集团对原有公交车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更换新车,同时考虑到人们长期困扰的乘车难问题,特委托北京造纸厂按照上海市地铁公司发行地铁月票的样式,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公交代币票证——地铁月票。
那时候的地铁月票和现在的地铁计次票很相似,同样分为通用月和专用月两种,价格分别为21元和8元,区别在于限距不同,前者可乘坐60次,后者只能乘40次。 这张小小的地铁月票不仅凝聚着北京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更是北京城市发展和变迁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