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后宫在哪里?
在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广州知府周如璧为了在南海神庙的基础上扩大建筑规模并提升宗教地位,建议增建天后宫。此后历经数次扩建修葺,至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建成今日的布局和规模。据嘉庆《番禺县志》载:“后海天后庙,州署东偏,旧称湄洲行宫、天后宫”。又因地处广州市区西南方,故有“西关妈祖”之称。
1959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分会对这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迹进行了调查,并于1962年编写了《广州天后宫》一书,将这一建筑群归并为两大类进行介绍,即“古建筑类”与“装饰艺术类”。其中“古建筑类”中记述道: 现时广州的天后官经过重修,焕然一新,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祭拜母亲的圣地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期。此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工云集妈祖故里,盛况空前。而“装饰艺术类”部分则这样描述其建筑特点: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清康熙十九年后,至少在乾隆年间,广州天后宫已经是一所颇具规模的建筑物了。而且,由于选址于珠江畔,又有江河作为景致,因此颇得文人雅士赏识,吟咏题刻者络绎不绝。如今我们依然可以在壁上见到这些题刻,但那些精彩的楹联因为时局动荡早已不见了踪影。不过,我们可以从梁启超的著作中寻找到一些有趣的佳联妙对来填补这个空缺。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广州府学贡生梁启超应巡道李秉睿之聘担任粤秀书院山长,以讲学为业。当时他刚刚中举不久,正满怀一腔抱负打算走上仕途,因而对于这座有着近四百年历史文化的古庙也格外上心,不但经常与朋友前往瞻仰,而且在战乱频仍的年月里多次出资修缮。
梁任粤秀书院山长期间,一方面悉心教导门人,一方面也利用自己的身份便利对包括广州天后宫在内的各地宫庙文物加以保护。他曾经就自己亲历的战乱岁月写下过一篇长一点的记录——《护花亭笔记》。文中虽然对当时各派政治力量纷争扰攘的时局有所涉及,但更多的篇幅却用来描写战祸之下各地的文物古迹遭受的摧残,以及当地百姓惨痛的流离失所情形。其中对广州的灾难记载尤为详尽,足见他对这片故土饱含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清末民初的梁启超应该算得上是与广州天后宫颇有渊源的“名人”了。如果将时间轴再拉长一点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文化传承”这条主线上与这所古庙的联结还远远不止于此。
早在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身为钦差大臣的梁启超的前身梁公亮就已经与这座古庙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这位祖籍为福建漳州的官员因为治理黄河水患之功被明廷赐封“广州侯”,并在南海神庙旁兴建“广州伯府”(后人俗称“伯爷屋”)。从此,这支来自南方沿海的姓氏在当地有了扎根之地。
到了清代,这支姓梁的队伍又出了了一位著名的诗人兼文学家,名字就叫梁章钜。他于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中进士,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侍读、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并曾在乾隆、嘉庆两朝主持福建乡试和会试。他一生著述颇丰,除了整理考证《庄子》外,还在岭南地区屡有诗作流传。其中就包括脍炙人口的《广州天后宫》: 沧海横流万古愁,英雄事业一沙鸥。
龙蛇战斗三千秋,母系乾坤四十州。 香火常新民物泰,鱼龙变化帝王休。 漫云薄宦徒劳役,曾见扶桑日出游。 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对这座古城的风貌乃至自己的宦旅生涯应当都是非常熟悉的。而通过查阅他的生平履历,我发现这位生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的进士确实曾经在乾隆年间担任过粤海关监督的职务,而这一职位正好与现在的广州港务局相当。这样一来,作为封建社会出身的知识分子,他在职期间就有机会并且很有可能来到位于广州市区西南方向的这位海神娘娘的脚下敬奉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