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里的吃的最多?
2012年,全中国最有“钱景”的城市是哪个?不是北京也不是广州,而是上海! 当年上海的人均GDP达14.3万元,比2011年增长了8%;人均收入76543元,增长9.4%。 这些数据都创造了近3年来新高。 这意味着什么呢?
以一个三口之家为例,家庭可支配收入达20多万,相当于年收入10万。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富裕标准”,家庭年收入至少要在10万以上,那么上海全市将近2千万个家庭中就有1千多万可以算作“富人”了…… 这么富有的一群人生活在上海,会花多少钱在食物上呢? 《上海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86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其中商品零售额17633亿元,下降0.4%。
按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个上海人一年消费13067元人民币,如果换算成美元的话,接近2000美元。也就是说,上海人每天大约要花50元人民币购买商品(按365天计算)。 50元人民币能在上海买到什么? 几个馒头+豆浆 早饭一个菜包子加豆浆,价钱不算地铁票大概5块钱。 午饭晚饭各一个素菜 一个素菜10元左右,一荤一素总共20元够两个人吃了。加上米饭,一天两顿饭20×2=40元。 蔬菜、水果 上海蔬菜便宜,一斤青菜一块五左右,西瓜五六块一斤。因此买菜买水果一天100元足够。(住在上海郊区,蔬菜价格便宜,市区可能要贵些) 所以,一个普通上海三口之家每天的食品开销大概是50+40+100=190元。 如果不吃肉,光吃米面,每天150元足够了——100元买菜买水果,50元做主食。 每个月按照30天计算,食品花费为190×30=5700元。如果是单身,每个月5000元的伙食费足够。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理想状态下的计算结果,现实情况可能比这要复杂一些。毕竟谁也不能天天吃白面馒头、咸菜就着豆浆过日子。上海人口基数这么大,总会有穷人和富人的存在,他们的饮食花销肯定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很多。 但从这个大致方向上看,上海人的饭量并不是很大,也不至于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顿顿大鱼大肉。 毕竟,作为“小康水平”的上海人,工资和物价水平都比其他大城市高不少。如果还是大手大脚的花钱,那可就真的对不起国家交给上海的“重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