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和地铁轨道的区别?

李虹烨李虹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建设成本上,地铁的建造成本一般高于轻轨,主要原因是土地征用费用高导致,其次才是列车等硬件设备的价格差异。 其次从技术方面,世界上绝大多数修建在城市的隧道都是地下铁道的形式,即“地铁”;而修建在城市高架上的轨道交通系统通常叫“轻轨”。 从行车密度来看,通常指每千米长度线路的年客运量,超过1亿人的为地铁,低于这个数字的是轻轨。

我国现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标准》中规定,地铁是指修建在地下的、服务于公共交通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轻轨则是指建造在地面或高架上的、具有独立路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但该标准并未对二者在载客量等方面的差异做出详细规定。 北京交通专家李莉认为,如果按地铁设计最高时速80公里计算,一天运营300趟的话,这条线路一年的运载能力高达2596万公里,如果折算成客运量,相当于每年运送乘客6.4亿人。而时速只有20公里的轻轨一天只能跑420趟,一条线的载运能力只有2736万公里,若换算成客运量,相当于每年运送乘客6千万人左右。虽然地铁的载客量比轻轨大很多,但是平均下来每小时运的人却比轻轨少,也就是说同样繁忙的情况下,地铁的出行人数反而比轻轨少。

最后从建设的难度来讲,一般情况下地铁建在地下会涉及暗挖法施工,施工难度较大; 而轻轨大多建于地面或高架路段,采用明挖法、盖挖法施工,相对而言难度较小。 除了以上几点外,人们常常根据交通工具的外形尺寸、载重质量、运行速度等因素来区分地铁与轻轨。

翟志鹏翟志鹏优质答主

主要区别在于客运量及其所匹配的运能。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以单向高峰小时最大客流量为主要标准作为区分地铁和轻轨的依据。

地铁每小时客流量达3万人次以上,最高时速在80-100km/h左右,车辆轴重较重、一般为14-16吨,采用6-8辆以上一编组或AB型车;而轻轨单向客流量为1—3万人次/h,其最高时速在45km/h左右,车辆轴重要比地铁车轻,一般为12-14吨以下,并采用4辆以下一编组和B型车。

除高峰小时的最大客流量外,地铁和轻轨还有以下两种区别标准:

一是地铁开挖深度多为25—30米,采用明挖法施工;而轻轨相对浅,一般为20米,以立坑暗挖法施工为主,有利于保护地面、地下文物。

二是在地铁路网中,车站之间的距离为1—1.5公里,线路一般沿直线铺设;而在轻轨路网中,车站之间的距离为0.6—1公里,线路的转曲半径小,呈蛇形。一般在特大城市(如北、上、广、深)建地铁,在大城市建轻轨,中小城市不能建地铁和轻轨。

国外由于国情和客观条件不同,没有上述分界线。在国外,地铁与轻轨的区别不怎么严格,有时仅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来通称,有些国家称“地下铁路”等。个别国外的“轻轨”运量大大高于我国的地铁运量(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国外的大城市除建地铁外,一般还在市区外围或相邻郊区(或卫星城)建轻轨。轻轨线路有时地下、地面、高架混合修建,或主要在地面或高架上修建,以降低成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