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橙色预警什么意思?
从3月1日起,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重要气象报告发布规范》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要求,中央气象台进一步完善了恶劣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制度。 新的预警信号发布制度中,预警信号分为暴雨、暴雪、寒潮、大风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均包括蓝色预警(三级)、黄色预警(二级)和橙色预警(一级)三个等级,对应蓝色、黄色和橙色符号表示,分别代表“一般”“较大”“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并明确了各等级的判别标准。
其中,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由低到高分别为四级(一般)、三级(较大)、二级(重大)和一级(特别严重)。 此次发布的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级别为二级。
据预测,3月6日至7日,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将有8~10℃降温,局地降幅可达12℃以上;并伴有4~5级偏北风,阵风6~8级。
中央气象台今天早晨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今天白天至夜间,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青海东北部、甘肃、内蒙古西部、华北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明天开始,这股冷空气将逐渐东移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气温骤降,大家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感冒!
橙色预警信号是仅次于最高级(红色)的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橙色预警的含义一般是:天气将有极大可能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以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为例,其标准为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为: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同地区的同一种气象灾害,由于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差异,所能造成气象灾害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区,3小时内50毫米以上的降雨量就可以造成较严重的渍涝,但在地面坡度大、下渗能力强的地区,即使有近百毫米的降雨量也可能因水流速度较快而不会形成较大危害。因此,同一种气象灾害在不同地区,其预警信号的级别的标准也可能有很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