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是什么天气?
蒯正最佳答案
我猜题主的“闪电”指的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那么它的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温度大于0℃,有凝结核);二是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使水汽能够迅速达到高度凝聚的云层。
所以,首先能形成闪电的是暖湿云,如锋面雨带、热带降雨云团等。 其次,形成低温阴雨天气的时候,高空可能有逆温层存在,使得上下层空气难以对流交换,造成近地面层的氧气不足,因而当带有强烈氧化性的上层气流遇到下层含氧量不足的空气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例如,1974年3月16日发生在我国辽宁省的特大雷暴雨就是由这种原因导致的。 这次雷电暴雨发生前,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锋影响,东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降温天气过程。15日傍晚,冷锋抵达辽宁地区。
16日凌晨,在辽宁西部山区开始降雨并伴随有雷电出现。午后,整个辽东半岛及附近海域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水云系,并且伴有激烈的雷电和狂风。这次过程造成辽宁20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元人民币。其中盘锦市遭受了严重的内涝,积水深达二米,不少居民家中的电器被损坏,一些仓库内的物资也被浸泡,损失惨重。
闪电是由于云朵里面带有很多电,这些电的长期积累,电能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通过云朵边缘的尖端放出来而形成的闪电。闪电的形成与雨滴和冰晶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一般在海拔1万米左右闪电就消失了。闪电的原理,主要是因为雷雨云产生的电荷不断地积累,使得云体与地面的电场非常强烈,最后击穿空气而放电。
出现频仍的闪电现象,常预示着雷雨云的来临,当闪电出现时最好躲避于坚固的建筑物内。
陆地上的闪电过程,大体是这样的:在雷雨云的下部带有巨大的负电荷,地面带有正电荷,因此在云层与地面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电场,由于物体都有趋向于保持本身电中性的趋向性,因此大地就开始尝试着保持电的中性,于是在高耸的建筑物、树木顶上乃至人的头上,就会产生具有尖端放电效应的形状电荷即“电晕”。
而它在强大电场的作用下,就会对云层开始放电,雷雨云由于带有与尖顶建筑物上相反的电荷,因此就开始从云层向下相向地回应放电,两个放电柱在空中相遇了,强大的电流沿尖顶(包括人头)直达地面,这就是一次闪电,随之就产生了电流的激发效应——我们所熟知的轰隆隆的惊雷。
闪电形状多种多样,有呈扁平状的弧光闪电和呈细长曲折状的叉状闪电。弧光闪电是云内各荷电部分之间因电场强度达到空气击穿强度而迅猛地互相联接起来的过程的光辉。
叉状闪电是云与大地之间发生放电时由于导电通道曲折而形成的光亮。闪电的发光是由于电流通过时,温度可达几千至几万度,从而使空气剧烈发光。一次闪电过程由若干个连续或间断的分过程所组成,每秒钟可发生若干次至十几次分过程,每次分过程持续的时间仅几微秒。闪电可直接击中建筑物或人畜,或击中建筑的高耸部分、树木、塔架等,对地面建筑物和人畜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