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有几种天气?
目前常见的预报天气方法分为数值预报方法和统计预报方法两大类,其中,数值预报方法又可分为确定性预报方法和概率预报方法; 确定性的预报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把未来的气象要素值看作是未知函数f(x, y, z, …)在空间(包括时间)上的一个点x的估计,然后通过求解数学方程组的方式得到这个估计,进而得到预测结果; 这种算法需要先给出各个待测点的初始条件,即把待测点初始时刻的气象要素值看成是已知量,再通过一定的方程组形式把这些初始条件代入到未知的函数关系中去,从而得到该点上未来时刻的气象要素值。
由于要求给定所有待测地点的初始条件,因此它适用于地面范围较小、变化较缓的情况,如近海海面、湖泊和沼泽等地表面层气象要素的预测;而气象台站间距离较小的区域则更适合用统计的方法进行短期预报,否则就需要利用数值模式进行预处理了。
概率性预报方法是在确定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考虑了气象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以及随机因素的作用,因而能够更为准确地模拟出气象过程的规律;但缺点是要预先提供很多历史资料,且只能作有限个未来时间的预报。
晴朗天气:多见于夏秋两季,昼晴夜雨,常形成“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种天气的形成常常是由于白天风很微弱,大气很稳定,蒸发的水汽多且能在地面上凝成小水滴或小水珠,因而形成雨。这种天气如果形成的话,对水稻生长发育有利,农民称这种天气为“夜雨保禾”。
台风天气:夏秋是台风天气的高发季节,它是产生在太平洋或大西洋等海上热带区域的暖湿气流强烈的旋涡,常先伴有闷热,继而有强烈暴风和特大暴雨出现。台风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农民常用“台风刮一刮,禾谷变秸秆”、“夏台赶秋台,打犁晒石台”等谚语形容其危害程度。不过,并非所有的台风都带来危害。有的台风所挟带的水汽能形成暴雨、大雨和中雨等较大的降水,对缓解干旱十分有利,“久晴大阵雨,必定有风头”指的就是这类台风。
春游天气:春游天气多出现于春末夏初。其特点是:暖湿气流较强,温度较高,雨后空气清新,人们外出,心旷神怡,好似进入春季,故名“春游”。但是“春游”天气持续一段时间后,势必导致热气压升高,从而吸引冷气流南下与之交汇,形成锋面雨,于是便出现“春游拖春游,必定落大愁或发大臭”(后两句指下雨的臭味)等句谚语来形容这种天气。
回南天气:出现的天气有“大寒二三年”、“春寒二三年”等。如在立春前后,当冷空气南下入粤,遇到粤地未出涸的冬水,出现气温降,地面水汽大,墙壁、器皿挂水珠,使人感觉湿气异常分重,“寒气入骨”,人们称之“回南天”、“大寒天”。如果这种天气持续一段日子,势必由南返北,又引发冷空气南下,从而出现“大寒二三年,二三年落大雨”的说法。
秋老虎:秋天一般是一派丰收景象,但有时会有一种既像盛夏高温,又不似盛夏高温的反常年份气温出现,人们把这种时期称为“秋老虎”,并有“秋老虎出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后坐九秋”(指从立秋起90天内),以及“旱煞禾,不煞人”等说法。虽然如此,然而“秋老虎”在气象学上称为高温热浪,对人体危害很大,据记载,在美国1936年和日本1959年都曾因“秋老虎”热死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