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门有什么?
从上海来的张小姐,昨天在电话里大喊:“我要去古色彩之都西安玩几个月!”好友丁小姐立刻问:“你要干什么?”张小姐说:“当然看古迹、看人文、看美女啦!” 丁小姐问:“美女?西安有人妖吗?”张小姐说:“这个你就不懂了,西安有美丽独特的古迹美女——美女!” 丁小姐问:“那你要看西安哪里呢?”张小姐说:“我要去看西安南门外吧,听说那里最有古代美女风采。”丁小姐追问:“什么?你确定你要去南门外看古代美女?不是在开玩笑吧!”张小姐不解:“南门外有什么吗?”丁小姐说:“唉!你完全不懂古诗啊!你去南门外,能看到古代诗人留下的许多绝世美景。”
张小姐说:“不行,我一定要去看看。我一定要去看看是哪个古代美女曾经在那里留下了她的足迹,我想看她的照片,我想知道她生活的年代,我想知道她留下了多少诗词歌赋。” 丁小姐无奈,只好如实相告:“好吧!我只能告诉你,自打诗经流传以来,从杜牧写满城春色观城楼,到李白醉酒临灞水,柳永观烟波听暮蝉,再到于右任的西安南门望长安……” 没等丁小姐把话说完,张小姐就打断她的话,激动地嚷道:“够了!这些我已经听到耳朵起茧了。我的意思是,除了上面那些人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人曾在这里流连呢?请将他们详细的资料告诉我。”
丁小姐说:“好吧!既然你一定要知道,我便将你所需要的资料都写给你。下面便是西安南门的相关资料。” 西安南门,也叫沈家门。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它位于西安城墙的正南方,呈“凸”字形。今天的西安南门外,是长安城最繁华的地方。在唐代,这里是皇族、达官贵人居住地的两旁。而宋代以后,这里更是酒楼商馆聚集之所。
西安大南门里有一个地方,名叫书院门。过去这里的确曾有过一座书院。关于这座书院,还有一个传说:清康熙年间,长安城内有一个叫王启光的秀才。他学习非常勤奋,每天鸡鸣即起,念书到很晚。有一天,他读书读到倦意袭来,便倚在桌上睡着了。睡梦中,他来到一座庄严朴实的书院。院中绿树成荫,名家楹联遍布。忽然,王启光感到口渴难耐,便奔到了书院的门厅内,想找个茶杯喝水。哪知,他伸手在茶几下摸了个空。茶几原来是张纸,他顺手拿起那张纸,揉成一团,朝门外大喊:“洒茶!”话音刚落,他手中已攥着一只茶杯,杯里盛著香喷喷的绿茶。王启光回到长安后,将这件奇事讲给大家听。人们都觉得这是吉祥之物,便把他住的巷子取名为“吉庆书院”。后来,在此建起了书院。而关于“书院门”这个名字具体的由来,还有另一说法。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政府专门设立三辅学习行在国学”。这里所说的“行在国学”,是将首都开封的“国子监”转移来京师的别名。“三辅”,指的是京兆、奉元、咸宁。三辅之民间藏书家之典籍,招致学生,教习礼、乐、书、数及天文历法等。当时,著名学者宋濂、王邦畿等人皆曾讲学于此。门人弟子多有显贵,学院被后人称为关中第一书院。当时,这里还有许多书肆,流传的书籍甚多。明末清初,这里又兴起绘事,名家颇多。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书院毁于火灾。
到了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延阳书院在此建立。书院的学规很严明,除正常的功课以外,还有“私课”,即延请书院以外的知名学者来书院讲学。当时,陕西知名学者马星翼、张维与王鸿绪等同来这里讲学。清道光末年至光绪初年,这里还是陕西书院考试之乡试场所。
据有关史料考证,书院门最早为武官所在地。元代,这里成为武士训练之场所。历代皆有。清代中叶,这里又成为陕西贡院,设科考考场。清末(公元1912年),改为陕西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西安师范学校在这里组建。1928年,学校附设国民师范培养所,两年制,为县立中心乡长、教育干部训练班。1935年,改为省立西安师范学校。1950年,改为陕西省第一中学校。1954年,改为西安市第三中学校。1986年,更名为西安铁一中分校。
丁小姐说:“怎么样?你现在知道南门外以前发生的故事了吧!不过,我不得不说,这些发生在古老的南门外的故事,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再那么的凄惨遥远,因为这里还有你这样的古色调女孩喜欢的高三古代大学才子。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些古代才子不是自悲孤寂就是早亡。如果你不去改变历史,恐怕日后这些故事就会真的变成历史,让后人哀他人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