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到旬邑多少公里?
西安到旬邑76.3公里
自驾大概需要1小时8分钟
途经连霍高速、包茂高速、福银高速
推荐长安路-东长安街-长安立交-包茂高速-东立交-福银高速-西旬高速-永丰立交-丰仪路-旬麟路-彩虹路-旬邑段
旬邑历史沿革:
旬邑县,是以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在此“积粮于豳”以备荒的“豳(旬)邑”而得名。因地处旬河之滨,故又名旬邑(河水之滨曰邑)。据考证,旬邑县的原始人类,可上溯至旧石器时代,但真正的历史只有4500多年。殷商末年,周祖先公刘在这里开辟田地、教民稼穑,使古豳地成为当时周族发祥的农耕重地。
西周时期(前11世纪至前771),为豳、豳国、豳乡之地。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窑头,属泾阳。秦昭襄王五十四年(前253年)在今上郡地区新设北地郡,县属北地郡下辖;在今泾河北岸分泾阳置池阳。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置九原道,管理上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鱼河堡)、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陇西郡(治狄道,今甘临洮)等地的交通运输。西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西徙池阳至泾河北岸今县南30里的窑头城,高后七年(前181年),置新平,属北地郡。
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池阳县属安定郡,在池阳东50里的石桥原上设平乡。晋泰始元年(265年),置豳城,平乡并入新平。十六国前赵匈奴刘曜(?~329)光初元年(323年),复置新平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6年),置安定郡,12年(487年),置安定州、平凉郡。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年),又废郡,改安武郡为安定郡,以安定为郡治迁豳,并置豳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豳州。大业三年(607年),废郡,并北地县入新平。唐贞观八年(634年),废郡。九(635年)闰七月,并淳化县入新平。武德五年(622年),以新平为豳州治所,治所设于豳城(豳城一名豳州城,故址在今县城南4.5公里处)。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更名豳郡,治新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豳州。后废新平县。五代仍唐制,先后属西魏、北周、北魏、隋、唐。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置邠州。至道元年(995年),改义通军。熙宁六年(1073年),废军,复为邠州。崇宁三年(1104年),罢新平并入邠州。金复为邠州,更名宁戎军。元废军,为邠州。
明、清初仍为邠州。清康熙六年(1667年),废邠州为邠县,更名永寿。雍正二年(1724年),置永寿、豳州,州治邠州。乾隆十六年(1751年),复废州,永寿更名邠县。民国二年(1913年),邠县更名永寿,陕西通志办有《邠志》,未编成。3年(1914年),永寿更名豳(ben)县,4年(1915年)9月,复名永寿,属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直接隶属陕西省。1949年5月,为长武县永寿区。1950年1月,复置永寿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