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早属于哪个省?
明朝建立初期,今上海市境属南直隶苏州府。 弘治四年(1491年)起,以松江府所属上海县、嘉定县、金山卫、太仓州为京师货物集散地,设“京市”于三镇之间,后渐以漕运为主而商旅杂处,形成“一镇管市”局面。 正德元年(1506)十二月,诏以南京为留都,一切事务皆有司总制。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部入侵,掠走“留都”,明世宗朱翊钧率众南迁直至上海,方得安定。于是,上海始称“淞沪”“上浦”或“沪渎”等,并成为南方一大都会。
清康熙初年,原属常州府之无锡县,因与松江府之无锡县同名且近,故清廷诏改名为“锡山”。 雍正六年(1728 年)置上海县令,八年升上海府,并先后置青浦、娄县、奉贤、南汇、川沙、奉贤五营,以协防海防。乾隆十七年(1752)设苏州府同知,驻上海。十九年建苏州府驻上海仓,次年修苏州府城,增其垣堞。道光中叶以后,江南地区白莲教、太平天国运动此起彼伏。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北进天津。同治三年(1864),太平军侍王李秀成围攻上海,不克;三年后又大举进攻,再度失利。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洋务运动的开展,上海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