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地铁就是轻轨吗?

禹熠禹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轨道”是行业用语,而“轻轨”是个大众化的通俗叫法。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837-2015)中关于轨道交通的定义: 即所谓“导轨行驶、无轨电车或列车”,“导轨”与“路面”之间是无须铺设为道路的。 而《铁路总设计规范》(TB10009-2017)中关于铁道系统的定义: 所以从定义上看,城市轨道交通属于“铁路系统”的范畴。

当然,从建设主体和投资规模来看,城市轨道交通通常比铁路更为经济实惠,比如作为“低运量系统"的单轨系统每公里造价大约为4~6亿元;而高铁平均造价每公里在1.5亿左右。 从车辆性能上来看,有轨道路段多采用钢轮钢轨的车辆,无轨道路段则通过铺设橡胶垫等缓冲装置提供减振降噪措施以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并采用铰接的车厢尾部结构以利于车辆过弯时的稳定性。 有轨路的轨道基础形式多为明挖回填式,无轨路则是利用旧公路改造或新建柔性结构道路作为承载底盘。 目前重庆修建的是单轨交通系统,即单轨列车在单轨道道路上运行。

而“轻轨”这个词在老百姓口中一般就是指“小火车”或者“地铁”,因此重庆现在修的这种“轻轨”就归为“地铁”类了... 不过这种单轨列车在运行时的噪声和震动确实比一般的地下铁要小很多,因为其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通过车体与轨道间的空气间隙使列车处于脱轨状态,所以几乎没有摩擦噪音。而且由于没有隧道施工,避免了盾构机、暗挖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慎真真慎真真优质答主

我国大城市在探讨与筹划地铁时,开始的思路是按国外的模式,大客流建地铁、小客流建轻轨。如北京,最初计划市内建地铁,郊区建轻轨。上海建的是地铁,沪城郊结合部的松江兴建了轻轨。广州在市中心建设地铁,周边城镇用轻轨与市区连接,称为“地铁+轻轨”的模式。然而,我国国情复杂,大城市人口集中,特大城市的郊区在外国相当于已经远离中心城区范围,但我国却仍有很大客流。例如,北京地铁13号线和八通线,如果按照客流量来衡量,应属轻轨;相反在特大城市的中心区域,如上海,人流量很大,但建成的都是轨距为1435毫米的A型车线路,外国人认为这已经是地铁级的了。因此,中国的地铁和轻轨以运量定性较难。

为区别这两种轨道交通制式,一些部门、一些专家从线路敷设方式上作出解释,认为一般走地下隧洞的叫地铁,走地面或高架的叫轻轨。但中国第一轮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人口规模都不太大,资金也有限,除北京外,其他城市都不可能大规模建设全地下线路,为了节省投资,走“以桥代路”的高架线路较多。这样一来,一些城市轨道交通是“亦地亦高”,如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重庆方面称为“轻轨”,但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市则称为“地铁”。

2003年9月,建设部在研究起草《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时,为了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地建好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从车辆轴重、线路技术标准方面,对轻轨和地铁的界限作了区别:B型车、70千克/毫米2以下钢轨、环形或“几”字形线路的称为“轻轨”,A型车、70千克/毫米2及其以上钢轨、棋盘状线路的称为“地铁”(如表所示)。这个规定只适用于新一轮规划和建设的城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