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标准站多长?
目前,国内地铁大部分是地下车站,而地上车站一般是以公交车站的形式出现。 那么,什么是“标准站”呢?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TB10008-2009)中有关“车站平面布置形式”的规定, 采用高架方式的地铁或轻轨系统,宜选择岛式站台; 采用地下方式建设的地铁或轻轨系统,宜选择侧式站台。 对于采用跨坐式的地铁或轻轨系统,由于结构特点导致线路可敷设面积较小、车站建筑概念与标准站难以区分,故不再单独列举其车站平面布置方式的要求。 上图为《规范》中所提供的“各种不同布式型的车站平面布置图”。其中,A为岛式站台,B为侧式站台。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所谓“标准站”,就是按常规设计的、没有特色的、难以与其他车站区分的地铁站。 那么,如何评价一个地铁站“有没有特色”“能否区分”呢?
以我所在城市的为例。我所在的城市修建了多条地铁站,其中有一条线路的某几站采用了“新工艺”建设,即该站的主体结构与一般的地下结构不一样——不是传统的明挖回填法施工,而是采用暗挖(矿山)法施工。在建筑外形上,这个新工艺打造的站点与一般站点有所区别,即具备了自己的“个性”——从地面进入地下所经的通道、楼梯等结构都不同于普通站台。
当我们在乘坐这组线路的地铁时,只要看到站台的建筑外观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有所不同,我们就可以判断自己到了“新工艺”打造的地铁站,而这个站即是本问答所说的有“特色”的地铁站——“有特色的”地铁站很容易在大脑中给人们留下印象并得以辨认。 “有特色”的地铁站也有自己的缺点——由于设计独特,会占用较多的土建资源(因结构差异较大,设备管道无法自由布置),所以这样的地铁站成本较高。“有特色”的地铁站需要乘客适应不同的进站、出站路线,也需要驾驶员适应不同的行车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