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准确几天?

戎恒含戎恒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原理上来说,天气预报都是预测的,是不准确的;其次,从实践情况来看,不同类型的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也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气象站点的风向风速预报,在数值上越精确的时间间隔就越短,比如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这是因为影响气象要素(如温度、气压等)的主要因子是一个小时内连续产生的,因而可以计算出一个小时内的变化趋势并加以外推,得到较短周期(1小时至10分钟)的风向风速预报。然而这样的预报对于小范围的天气形势转变并不是很准确,但对于大范围的天气过程还是能够较好地描述。

再举个例子,同一个气象站点48小时的降水预报,不同级别的气象台所提供的产品精度是有所差异的。这是因为影响降水的因子主要是大气环流,而大气环流是一种缓慢的变化过程,因此可以提供较为精准的2~3天的降水总量信息,但是无法准确地提供每一日的降水详细信息。而对于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造成的强雷雨过程而言,由于可以获取到比较丰富的观测资料,因而可以获得相对比较精准的过程降水量。 但是,如果讨论的地区范围较小,或是涉及地形等情况,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就会大幅降低。举个栗子,某地在未来的三日内可能受到冷锋的影响,出现降温和雨雪天气,如果在本地的天气预报中加上一些具体的地名,那这天的天气预报可能就变成这样了——“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全县有小到中雪,其中高寒山区有大雪或雨夹雪,气温下降6℃到8℃;县北部乡镇有冰冻,明天夜间开始全县转受暖气团控制,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这样细致化的地域预报虽然更符合实际情况,但误差已经非常大。因为影响一个地区天气的因素很多,除了本区域的气象数据外,还必须参考周边及更远地区的气象数据,考虑范围越大,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最后的预报结果也就越不准确。 另外,现在市面上还有一些基于数据的天气查询工具,如慧眼实况、天气大师等等。这些工具能够提供过去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实时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但从技术层面来讲,这些应用都属于基于大数据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从而得出相应的结果。尽管这些应用的后台算法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都是由近似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真实天气系统的变化规律。从原理上讲,它们都是不全面的,都有一定的概率错误。

匡骋安匡骋安优质答主

一般来说,3天内预报准确率很高。7天内的天气预报属于中短期天气预报,具有较低的可信度。对于第7天的天气预报,其预报结论可能会随着天气形势的变化出现非常大的调整。10天以上的变化趋势或预测,准确率并不高,甚至只能提供一些非常粗略的预判结论。

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1、观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是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初始场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天气学诊断分析的主要依据。因此,观测资料的精度是决定预报准确与否的前提,其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也影响着预报结果。

2、气候学和天气学规律: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大部分的天气分析和预报都是以气候学和天气学规律为基础的,所以,气象规律的总结和总结的准确性影响着预报结果。

3、科学技术: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采用更多的方法来研究大气运动,其中数值预报的应用最为成功。所以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们提高预报准确率的最重要的手段。

4、预报员:虽然数值预报的准确率不断提高,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人机结合的预报结论在业务上还是最可靠的,因此,预报员的水平制约着预报准确率的提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