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天气预报?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谈“准”的问题。 我国的气象学家们对天气、气候的“准”进行了量化——用数值来表示其预测准确的程度。 其中,天气的预测时效一般为1~3天,气候的预测时效一般为4~90天。 对同一台气象仪器的连续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除极个别情况外(70%以上的概率发生在冬季),在预测时效的末尾(通常是第15天),气温(或其他气象要素)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误差几乎为零;在第15天左右,平均来说,气温(或其他气象要素)预测的正确率可达到90%以上。大多数情况下,15天的气象预报相当于真实发生了的情况。
当然,这种“90%以上的正确率”仅仅是平均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实际中的天气状况是千变万化的个体,很难用具体的数值来描述每种情况的准确性。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如果1月1日预测1月10日的平均气温比实际值低2℃,到1月15日时,温度实际值为-1℃,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10天的平均气温预测正确了70%(1/[1+(-2+1)×10]=70%)。 但事实上,有的年份1月份整个冬季的最高温度可能出现在中旬或末期,而这时春节已经过去了,人们的冬装都脱掉了……这些复杂的情况都会增加预测的难度。
除了定量评价的指标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直观的感觉判断预报的准确程度。 如果某次预报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我们就会感到这次预报很“不准”;反之,即使一次预报与实际值接近,但我们仍可能会说它“不是很准确”——因为我们期待它可以更精确地捕捉到未来的天气变化。
其次,从实用的角度来谈“及时”的问题。 这里的“及时”指的是发布及时的预警。 比如,在台风即将登陆的时候,提前数天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防御措施,这是“及时”的气象预警服务;而在地震发生后,快速提供震后趋势预测信息和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协助开展应急工作,这也是“及时”的气象预警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目前各地气象部门积极建设完备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号及防灾减灾建议,为各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准备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