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中有哪些天气信息?

诸会皿诸会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从事天气预报40年了,目前是国家高级顾问、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咨询委员,曾经担任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副所长(现改名为国家气候中心),中国著名气候学家,主要研究暴雨和气象灾害。我的回答应该靠谱儿吧 首先介绍天气预警信号。这是近年来我国建立的一套新的预警系统,它比过去由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比如发布台风预警,以前是发布台风警报,现在则是具体发出几级台风预警信号;之前没有发布暴雨预警,现在有暴雨蓝色预警、黄色预警和橙色预警等,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这套体系已经运行多年,效果不错,受到了广泛好评。 其次讲讲怎么制作这样的预警信息——制定气象预案。这个预案包括确定气象预警的标准、流程以及发布方法等等。

以发布台风预警信号为例,要制定在不同台风等级下,分别采用什么指标来预测强降水或者大风,并提前多长时间发布。因为不同级别的台风会有不同的强度表现,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到某个时间点发布或停止发布。

制作气象预案需要充分借鉴历史资料、参考以往经验,并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等特点。 最后谈谈如何提高准确率——加强科研工作,尤其是数值预报和短时预报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预报的精度正在不断提高。同时,由于采用了最新的气象资料,使得短期精细化预报的准确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数值预报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数据进行不断的校正和修订,才能最终应用于实际预报中。

在数值预报的基础上,还要开展更加贴近实际的模拟试验,这可以为后期进行短临预报提供依据和支持。 为了提高短期预报的准确性,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进行全方位探测,为气象预报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

燕多燕多优质答主

天气预报的内容随着天气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对天气预报的要求,天气预报的内容在不断地更新,预报的时空尺度在不断地扩大和延伸。目前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天气现象、云量、云高、降水量、温度、风速(风级)、风向等。

天气现象:通俗地讲就是天下什么,比如雨,就是降雨,如果下雪就是降雪,另外还有雨夹雪、阵雨、阵雪、雷阵雨、冰雹、雾、霾、沙尘暴等等。

相对降雨而言,有转晴、晴间多云、多云、阴等天气。这些天气现象可以单独发生,也有的可以几种同时发生,例如,雷雨大风就是其中的两种现象同时出现的。

云量:气象要素之一,以成片云遮蔽整个天空的面积(称“云量”;单位:“成”)来表示。云高,是指云底离开地表面的垂直距离。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米(m),一般预报时用“百米”作单位,只取整数。

降水量:即降雨量,气象学上指一定时间内的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在水平面上的积累深度,以毫米为单位(mm)表示。降雪量指一定时间内,地面较小时段(或阵性)积累的雪量,测量时应将这段时间或这阵子的雪全化成水计算降水量。

风速、风级:气象要素之一。风速指空气相对于地球表面的水平运动速率;风级是将风速按强弱分成若干个等级。按照国家标准,气象观测用的风力等级标准是依据10米高度上的观测风速划分的。

目前天气预报中报的风级一般指的平均风级。如果风向瞬时变化很大,平均风速在四级以上时,风级后面要加“大”字,表示有阵风。比如“四至五级大风或者阵风”。

气温:气象要素之一。气象学规定,每日从北京时间7时至次日7时为一日。即以7时为上一日结束、当日开始。一日之中,每4个小时进行观测(计地面气象观测),即7、12、17、22(次日 02)时各观测一次。对气温、降水、风、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测量和计算。气温指的就是气象观测台(站)距地面1.5米高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所测量出的温度。我国以摄氏度(℃)为单位。 一般气象预报主要预报日最高和最低气温。

风向:气象要素之一,指风行驶的方向,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和他们之间的组合,共八个方位来表示。预报中如果风向用“东风”,即是从东方吹来的风,其他以此类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