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什么有纪念品?
蜀绣:
蜀绣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女功之用,动倾天下”的美誉,到明清时代,蜀绣工艺日趋成熟,形成了与湘绣、粤绣、苏绣齐名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同时还有与顾绣南北相望的说法。蜀绣的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山水和人物等,既有刺绣大家名作、风土人情及陈设工艺品类,也有日常生活中人们衣、裙、鞋、帽、包、屏的装饰品类。
蜀绣作为地方传统工艺美术品,是巴蜀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中国以刺绣闻名的地区之一。
酉阳赵氏板凳龙:
赵世俊老人的家住在酉阳县麻旺镇万新村三组,80岁的老人现在还可以舞动起板凳龙,他从小就跟爷爷、爸爸学习板凳龙制作和表演。赵世俊制作的板凳龙由龙头、龙尾、大小“龙板”(即装饰龙身的板凳)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刻有龙鳞“龙板”,长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凳面上镂空雕刻着龙鳞图案,下面的凳脚用铁棍和木板组成4条长“龙腿”。“龙板”以木板为底,再用竹条缠上纸藤作经线和纬线粘上棉白纸制成,再在纸面彩绘上鳞片图案。“龙头”、“龙尾”则用竹条、铁丝等扎成骨架,再用棉纸粘在骨架上,再在纸面上绘上“龙脸”形象和“龙尾”图案,粘在4条“龙腿”的头尾而形成。舞“板凳龙”动作简单而灵活,1人舞“龙头”或“龙尾”,2人舞1张“龙板”,多张“龙板”舞在一起,就形成了“长龙”,舞动时,龙头、龙尾和张开的“龙腿”互相配合同“板凳”运动,形成了“板凳龙”的独特表演形式。赵氏家族的板凳龙制作技艺和表演形式在麻旺一带流传了100多年,已流传了六代人。
梁平木板年画:
梁平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制作精美,风格独具,在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国宝”梁平竹帘合称为梁平“天下双绝”,驰名中外享有“东方神品”的美誉。
梁平木版年画,是采用手工刻制的梨木印板,用色料、宣纸印刷,并手工着彩和晕染而成的一种民间年画。它始于南宋,兴于明,盛于清,鼎盛时期上百年,生产规模庞大,民间画行有店铺50余家,年制版30余块,有"年画社"、"年画房"多达300处以上,年从业人员逾1000人,年产年画1000万份,其产品除畅销四川外,还远销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等10余省300余县,影响深远。